![]() 主 图 |
|||||||||||
审评人意见: | |||||||||||
福建四季盛茶业有限公司出品一闲白茶牌2013年65克罐装白牡丹,茶叶外形叶张展,叶色灰褐,夹有白毫,叶背多毫,还算匀整。冲泡毫香鲜甜,汤色黄、明亮。滋味清醇、微甜。叶底柔软、尚匀称、亮润。 | |||||||||||
审评日期: | 2015-09-07 | ||||||||||
品名: | 白牡丹 2013 一闲白茶 | ||||||||||
配料: | 茶叶鲜叶 | ||||||||||
茶叶类型: | 白茶 | ||||||||||
规格/克: | 65克 | ||||||||||
等级/: | 三级 | ||||||||||
生产许可证: | 350914012039 | ||||||||||
执行标准: | GB/T 22291-2017 | ||||||||||
生产日期: | 2013年4月25日 | ||||||||||
生产商: | 福建四季盛茶业有限公司 | ||||||||||
生产地址: | 福建省 – 宁德市 – 福鼎市 | ||||||||||
保质期: | 36个月 | ||||||||||
贮存条件: | 低温、密封、避阳光、防潮 | ||||||||||
联系方式: | 福建四季盛茶业有限公司 | ||||||||||
温度℃ | 湿度% | 容器 | 水温 | ||||||||
22 | 68 | 盖碗 | 100 | ||||||||
用水 | 水量ml | 茶量/克 | 泡法 | ||||||||
纯净水 | 100 | 3 | 下投 | ||||||||
![]() 干茶图 |
|||||||||||
外形 | 评语 | 评分 | |||||||||
茶型: | 叶张展 碎叶 | 75.52 | |||||||||
色泽: | 灰褐 | ||||||||||
整碎: | 欠匀整 | ||||||||||
净度: | 尚净 | ||||||||||
![]() 茶汤图 |
|||||||||||
内质 | 评语 | 评分 | |||||||||
汤色: | 黄 明亮 | 75.45 | |||||||||
香气: | 毫香 甜香 | 81.55 | |||||||||
滋味: | 清醇 | 81.05 | |||||||||
![]() 叶底图 |
|||||||||||
叶底评语 | 评分 | 总分 | |||||||||
柔软 欠匀称 | 75.85 | 78.7125 | |||||||||
产地介绍: | |||||||||||
福鼎市,是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,东南濒东海,东北接浙江省苍南县,西北邻浙江省泰顺县,西接柘荣县,南连霞浦县。陆地面积1461.7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14959.7平方公里,海岸线长432.7公里。因其境内山太姥山之覆鼎峰而得名。
福鼎海域共有大小岛屿81个,台山渔场是主要渔区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。沿海的秦屿、店下两镇为福鼎的主粮区,建立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。山区大片丘陵地可以造林、种茶、种果以及发展其它经济作物。 福鼎市原为霞浦县的劝儒乡地,清1739年置设福鼎县。据《读史方舆纪要》,因县有福鼎山而得名。清乾隆四年(1739)析霞浦县地置福鼎县,历属福宁府、闽海道。1949年6月10日解放,历届福安专区(地区)、宁德地区。1995年撤县设县级福鼎市。 |
|||||||||||
详细介绍: | |||||||||||
白牡丹茶产于福建省政和县,是中国福建历史名茶,属于白茶类;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,叶张肥嫩,叶色灰绿,夹以银白毫心,呈“抱心形”,叶背遍布洁白茸毛;冲泡后毫香鲜嫩持久;滋味清醇微甜;汤色杏黄明亮或橙黄清澈;叶底嫩匀完整,叶脉微红,布于绿叶之中,有“红装素裹”之誉;白牡丹按其制作的原料可分为政和大白茶、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。
白牡丹的制作工艺很简单,只有萎凋和焙干两大工序。采用福鼎大白茶、福鼎大毫茶为原料,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。其叶张肥嫩,叶态伸展,毫心肥壮,色泽灰绿,毫色银白,毫香浓显,清鲜纯正,滋味醇厚清甜,汤色杏黄明净。具有祛暑、通血管、明目、抗辐射、解毒之功效。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、白毫银针。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,形似花朵,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,宛如蓓蕾初放,故得美名白牡丹茶。 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,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。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(茶)、福鼎大白(茶)和水仙白(茶)。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,芽叶肥嫩。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,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,并要求“三白”,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。夏秋茶茶芽较瘦,不采制白牡丹。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,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,但工艺不易掌握。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。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(一种竹筛),以不重叠为度,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,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,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,置烘笼中以90 –100℃温度焙干,即为毛茶。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,用手工拣出梗、片、蜡叶、红张、暗张后低温焙干,趁热拼和装箱。烘焙火候要适当,过高香味欠鲜爽,不足则香味平淡。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,叶态自然,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,叶张肥嫩,呈波纹隆起,叶背遍布洁白茸毛,叶缘向叶背微卷,芽叶连枝。汤色杏黄或橙黄,叶底浅灰,叶脉微红,汤味鲜醇。 其制作工艺关键在于萎凋,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,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,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。采摘时期为春、夏、秋三季。其中采摘标准以春茶为主,一般为一芽二叶,并要求“三白”,即芽、一叶、二叶均要求有白色茸毛。白牡丹叶态自然,色泽呈暗青苔色,叶背遍布洁白茸毛,汤色杏黄或橙黄,汤味鲜醇。 精制工艺是在拣除梗、片、蜡叶、红张、暗张进行烘焙,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,保持香毫显现,汤味鲜爽。待水分含量为4~5%时,趁热装箱。成品毫心肥壮,叶张肥嫩,呈波纹隆起,叶缘向叶背卷曲,芽叶连枝,叶面色泽呈深灰绿,叶背遍布白茸毛;香毫显,味鲜醇;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;叶底浅灰,叶脉微红。其性清凉,有退热降火之功效,为夏季佳饮。主要出口港澳地区。 |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饮茶乎 » 白牡丹 2013 一闲白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