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试泡一款性价比比较高的古树茶给大家分享。
2017年-澜沧古树-生茶
一、干茶看条索
投茶8克,条索粗壮、芽叶分离明显,有比较明显的古树料特征。
二、洗茶润茶(3秒)
汤色清亮、经过一年的陈化变化不明显。
三、泡、饮
1道(3秒)
香气能够感受到,但第一泡香气还没有很好的释放出来,苦底和涩味不明显,舌尖有甘甜。这款茶香型属于花香兰香,接近于景迈山香气的特点(可能是地理位置接近的缘故)。饮完空杯挂香明显。
2道(3秒)
茶气释放,苦底开始出来,舌尖和舌面茶气明显,舌底开始生津,喉咙有回甘。第二泡生津、回甘就上来,还是比较迅速的。
3道(5秒)
茶气、香气爆发。香气应该属于高香。舌面两侧有轻微涩味,喉咙回甘明显。饮完口腔、喉咙的香气和回甘依旧持续。
4道(5秒)
茶气很足,香气下来一点,涩味没有减弱,但可以化开,苦底压不过涩味,但舌底的生津感强烈。
5道(8秒)
喉咙回甘强烈,舌面两侧的涩返为舌底的甘味。
6道(8秒)
口感基本稳定,没有变化。
7道(10秒)
口感稳定
8道(12秒)
香气下降,喉咙回甘变弱,舌面的苦底有所降低,但涩味比之前更加明显。
9道(12秒)
香气、回甘、苦底整体口感下降,但涩味没有变化。
10道(20秒)
香气和苦底继续变淡,涩味也有所下降,舌尖和舌面的甘甜反而变得更加明显一点。
11道(35秒)
这一泡香甜最为明显,感觉经过前几道的冲泡滤掉了茶叶的苦底和大部分涩味,生津感接近尾声,喉咙回甘变弱,但持久。
12道(35秒)
整体口感下降,舌底开始返出水的寡淡感,即有茶水分离的感觉。
13道(40秒)
因为长时间的闷泡,涩味又重新透出来,同时伴有弱弱的回甘。
14道(45秒)
经过水温降低,闷泡时间延长,甘甜感又有所提升,回甘没有增加,依旧很弱。
15道(45秒)
持续上一泡的口感。
16道(闷泡一分钟)
甘甜感依然有,彻底把叶底泡透。
四、看叶底
标准的古树老、树料,叶面肥硕、富有弹性,选料规整,没有杂料。
总体评价:
1-3泡 喝的是香气,虽是澜沧邦威茶,但带有景迈香的韵味(香气反映出比茶本身价格更高级的感觉)。
4-9泡 喝的是生津和回甘在舌底与喉咙间的变化。
10-16泡 喝的是甘甜,虽然整体茶气变弱,但变为一种柔和、更容易让大家接受的口感。
这款茶整体各项感觉比较均衡,都达到了好茶的口感。茶源地属于没被炒过的山头,但茶叶品质不错。料实、价实,所以性价比确实比较高。如果你家不是堆满了冰岛、老班章、昔归,其实这款茶值得你收藏,品鉴一下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饮茶乎 » 2017年澜沧邦威-古树-生茶品鉴分享